有资源,农业才有更广阔未来-yabo亚博88

yabo亚博88-yb体育app官网  ››  业界时评  ›› 

有资源,农业才有更广阔未来

2022-09-02 09:00:00 来源:中国农资周报 作者:《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俄乌冲突的枪炮声已经持续了半年,至今丝毫看不到停息的迹象。虽然在联合国的调停下,乌克兰粮食实现了外运,但围绕粮食之外的能源资源博弈愈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中国化肥工业的资源问题,大家对“打响粮食的‘食粮’保卫战”的呼声,应该多了一份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只有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才能有助于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才能有助于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让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得以实现。

粮食的“食粮”是化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这两句话说的都是一回事:化肥工业是粮食农业的根基,同时,还诠释了两者的紧密关系。我国以粮食安全为首要产业目标、最大政治责任的农业发展,是建立在现代化肥工业之上的。这边有了化肥产业的蓬勃发展、稳健运行,那边才有农业的五谷丰登、岁月静好。相反,化肥产业一旦伤风,农业往往就会感冒。这种“亲密关系”,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钾肥价格暴涨,到今年俄乌冲突下钾肥资源紧张推动复合肥成本攀升,都一再验证:没有化肥工业的健康稳定,就没有粮食安全的可靠保障。

这段历史提醒我们:一要从粮食安全、农业增收保障的重要地位和责任来看待和对待化肥工业。学者王绍光在《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一书中总结中国崛起的经验时分析说,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对中国工业化发挥了独特作用。在1949—1984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85—2019年从工业国变为工业大国的过程中,正是工业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提供了支撑,再辅之以包产到户解放了生产关系,中国粮食增产、粮食安全才成为现实。二是要从科技进步这个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工业技术潜力的领域,为化肥工业提供持续的增长、突破的空间。三是要弘扬化肥工业战线以“盐湖精神”为代表的奋斗精神,把化肥工业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把化肥战线全体员工的精气神提起来,去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化肥工业新气象。十几年前,笔者在参加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合作编著的《中国钾盐钾肥50年》这本书的采访编写时,最大的收获就是深深感动于中国钾盐钾肥工业科技先驱们国之所需我之使命的爱国精神、筚路蓝缕舍我其谁的开拓精神、踔厉奋发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同样闪耀在中国磷肥工业、氮肥工业和新型肥料产业的阵地上,成为今天化肥工业迎接挑战、战而胜之的攻坚法宝和精神源泉。

当然,看清楚、扛起来化肥工业在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中的责任,丝毫不意味着农业可以躺赢;相反,更需要农工携手、两翼齐飞、奋发有为。今天,在面对并必须最终破解化肥资源制约这个桎梏时,中国农业需要通过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树信心、鼓士气。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些成绩就是我们的信心之源、士气之由。过去能够,现在能够,将来我们也一定能够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其次,要树恒心、干实事,积累跬步、久久为功。要把“两山”理论落实到农业各领域、各环节,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和现实发展条件,用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果续写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18%的人口的奇迹。最后,中国农业还要向传统农业学习、向先民学习、向“天人合一”的哲学学习,吸收中国漫长农业发展史中形成的“精耕细作”的精髓,继承并光大中国因地制宜、敬天爱物“循环农业”的精华,减少化肥用量,节本增效。不仅要创造属于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还要创造属于世界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以色列可以在沙漠之上创造现代农业的历史奇迹,我们也一定能够在化肥资源制约之下创造五谷丰登、农业繁荣的当代传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