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中国“茶叶第一股”争夺战又起波澜。原定于6月3日上会的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沧古茶”)在上会前夕撤回申报材料。中国“茶叶第一股”的诞生为何这么难?
事件回顾
澜沧古茶成立于2002年,前身可追溯至1966 年设立的澜沧县茶厂,现已发展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产品主要以普洱茶为主。2020年6月22日,澜沧古茶向证监会递交首次公开发行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澜沧古茶正式官宣冲击a股。同年12月4日,澜沧古茶拿到证监会的首发反馈意见。2021年5月28日,证监会披露第十八届发审委2021年第59次工作会议公告显示,6月3日审核澜沧古茶的首发申请。这是茶企与上市距离最近的一次。
招股书多项数据遭质疑
与其他众多ipo公司一样,澜沧古茶的a股招股书公示后就不断遭遇外界品评。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记者查询了中国证监会于2020年12月4日公开发布对澜沧古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反馈意见,意见指出规范性问题26条,信息披露问题17条,与财务会计资料相关的问题7条,共计40条。
此外,业内对澜沧古茶存疑的问题还有经销商数量减少。据2020年6月22日中国证监会披露的澜沧古茶招股书显示,至 2019 年末,公司在约经销商数量合计 649 家,其中授权专营店和专柜数量540个,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然而,2020年12月16日澜沧古茶再次提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在约经销商数量合计626家,其中授权专营店和专柜数量522个。
库存量较高也是受质疑的问题之一。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分别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61.97%、66.77%、56.27%,存货余额及占比较高。
还有专业人士对招股书中关于募集资金投向拟采购设备的价格问题持怀疑态度。招股书显示,拟采购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2台,单价250万元,预算500万元;拟采购设备“气相色谱仪”,2台,单价200万元,预算400万元。然而,有关人士反映,上述两个产品的市场单价最高不会超过100万元。
茶企上市难在哪?
此次澜沧古茶撤回申报资料后,冲击a股上市的茶企只剩中茶、八马两家。而他们的上市之路也并不平坦。中国茶企上市为何这样难?
一是中国茶业资本化发展起步晚,茶企冲击a股确有难点。茶叶属于农产品,中国茶业是一个极具传统属性的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尚有很大发展进步空间。现阶段,虽然中国茶叶品牌、制茶企业遍地开花,但企业数量多而分散,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占据较大份额。二是传统茶企具有难以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有过强的农产品属性、受起伏的毛利率影响较大、品牌市场集中度低、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等现实问题,挺进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和君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战略营销和产业整合专家蒋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茶企上市很悬。他说,目前年销售额过亿的茶企寥寥无几,大多数年销售不过几千万元,离企业上市的资本预期相差太远了。尽管如此,目前中国茶行业的龙头企业还是汲汲于牵手资本市场,填补a股无茶的空白。行业人士表示要理性看待中国“茶叶第一股”。中国茶企从小而美走向大而强,仍任重而道远。
又讯:奈雪打响新式茶饮ipo第一枪
6月6日,港交所信息显示,奈雪的茶已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据香港商报网消息,奈雪的茶预计6月18日起招股,计划集资6亿至7亿美元,拟6月30日挂牌,计划全球发行2.57亿股股份,发行价区间为每股17.2-19.8港元。
奈雪的茶最新招股书显示,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达1664万元,2019年这一数据为亏损117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奈雪的茶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6217万元。这一表现是在过去一年疫情负面影响,以及门店规模继续扩张的双重背景下实现。过去的2020年,奈雪的茶新增164家,这比截至2018年末的总门店数还要多。换言之,奈雪的茶以实际经营表现,有力回击了此前外部关于“流血上市”的传言。
在此之前,奈雪的茶作为国内头部新式茶饮品牌已完成5轮融资。今年1月,奈雪的茶完成c轮1亿多美金融资后,估值已达到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股权结构中,彭心赵林夫妇为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67.04%,天图投资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3.04%,深创投持股约3.32%。 (36氪)